新聞資訊
news在電力總包工程建設中,“交鑰匙”代表著一項必須圓滿完成的核心任務。郝青松,中國能建江蘇院一級總承包項目經理,用十三載春秋、十余總包項目,將這份承諾淬煉成響當當的品牌。從連云港鹽堿灘涂的破冰起步,到擔任40億“交鑰匙”工程的項目經理,他以“能打硬仗、能擔重任、能交鑰匙、能讓客戶放心”的硬核實力,詮釋了新時代電力建設者如何以匠心筑山河,以擔當贏未來。
轉型:灘涂地上的“破冰者”
2013年寒冬,連云港荒涼的灘涂上,郝青松來到了他總包生涯的“黃埔軍校”——虹洋熱電聯產擴建項目。這不僅是江蘇院建企以來合同額最大的總承包工程,更是保障江蘇省重大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順利推進的關鍵能源配套。肩負著必須按時投產的重任,郝青松離開戰斗了六年的勘察設計崗位,全身心投入這片灘涂的建設一線。
凜冽的海風裹挾著鹽堿地的氣息,溫度計指向零下18度,儀表盤都結了霜。項目進入了最終調試階段,為了確保項目能跟上徐圩石化基地的整體步伐,工期緊得像上緊的發條,投產節點與徐圩石化基地的整體計劃死死咬合,不容有失。
他和團隊開啟了24小時連軸轉的調試模式。深夜的現場,總能看見他裹著厚厚的工裝,帶著隊伍檢查系統、處理設備缺陷、制定解決方案,在刺骨的寒風中為機組的順利投運爭分奪秒。
終于,當第一臺機組克服了嚴寒和重重困難,在灘涂上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時,巨大的蒸汽噴涌而出,在冰冷的空氣中凝結成壯觀的云霧。這一刻,鹽堿灘涂的嚴寒被驅散,藍圖上的線條真正化作了支撐地方經濟的鋼鐵脊梁。這把在極端環境下磨礪出的“總包鑰匙”,開啟了他日后作為項目掌舵人的征程。
礪劍:燃機戰場寫就“進度神話”
2023年初,無錫西區燃機二期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,項目經理郝青松卻眉頭緊鎖。通過深入調研同類項目和全球供應鏈動態,他敏銳預判到一個巨大風險:俄烏沖突持續,歐洲軍工訂單激增,勢必擠占燃機關鍵進口熱部件的產能,按原先供貨時間,極可能導致項目投運嚴重延遲。
“不能坐著等死啊!”郝青松說。
他果斷出擊,雙管齊下破局:一方面,制定了詳細的監造計劃,梳理風險,坦誠溝通,成功推動業主方共同為本項目爭取到最高供貨優先級;另一方面,他及時與院高層領導溝通進口供貨風險,協調集團資源,保證關鍵進口熱部件提前供貨。正是這套基于精準預判的主動防御體系發揮了決定性作用。當行業內其他項目因熱部件短缺陷入漫長等待時,無錫西區項目所需的核心部件,在郝青松團隊的前置努力和供應商的優先保障下,基本按計劃交付。
最終,項目比省內同期同類型項目提前半年投產發電,并憑借卓越表現,斬獲沉甸甸的行業總承包項目二等獎。郝青松用精準的風險預判、高效的資源協調、身先士卒的擔當和對細節的極致把控證明:危機,在扎實的功底和堅定的信念面前,終將成為通往卓越的跳板。
定盤:百萬機組的“定海神針”
執掌江陰利港2*1000MW機組擴建總承包工程的重任,對郝青松而言,意味著接下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。這不僅是江蘇院執行的機組容量最大、技術含量最高、設計施工最復雜的總承包項目,更是江蘇院里程碑式的重任,務期必成。
面對這座由鋼鐵與線路構成的龐大“迷宮”,郝青松展現出了卓越的項目管理能力。項目啟動之初,憑借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,他就將“六大管道”的供貨鎖定為潛在的卡脖子環節。他親自帶隊深入考察,進行詳盡的分析比較,最終果斷決策,選擇了一條更合適、更具保障能力的供貨途徑。這個基于充分調研的前瞻性決策,為整個工程搶回了至少兩個月的寶貴工期,規避了可能出現的重大延誤風險。
面對人力資源的挑戰,郝青松的管理風格凸顯出深入一線、穿透細節的特點。在設計管理上,他堅持每周親自牽頭,深入設計團隊進行盤點,與設計人員面對面梳理問題,確保圖紙質量,從源頭把控,使設計工作緊密貼合現場需求和進度。在采購管理上,他的目光穿透了供應商層級。為確保磨煤機按時交付,他不僅關注主機廠,同時親自協調二級分包商,確保配套環節不掉鏈子。
江陰利港這座超級工程,在郝青松及其團隊的科學策劃、精準定位下,克服重重困難,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建設目標。卓越的表現贏得了集團的高度認可,項目本身榮膺集團“十大標桿工程”稱號,郝青松個人也實至名歸地獲評為集團“十大杰出項目經理”。這份榮譽,是對他在這項里程碑工程中,用專業、智慧和汗水鑄就豐碑的最佳肯定。
13年、12個總包項目,這不是冰冷的數字,是郝青松作為總包項目經理,帶領團隊在灘涂、在廠區、在龐大機組間用腳步丈量、用汗水澆灌的豐碑。從連云港鹽堿地的第一聲轟鳴,到無錫燃機提前半年的奇跡,再到江陰利港百萬機組的標桿矗立,他用“能建鐵軍”的硬核實力,一次次將藍圖化為支撐山河的鋼鐵脊梁。他用行動證明,杰出的項目經理,既能駕馭復雜工程的風浪,更能以誠信、專業和極致服務,贏得信任,鑄就口碑。他所交付的,遠不止一座座電廠,更是推動地方經濟騰飛的澎湃動力,是中國能源建設走向卓越的鏗鏘足音。